高跷舞蹈
辽宁《海城高跷秧歌》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辽宁《海城高跷秧歌》

发布日期:2020-01-31 作者: 点击:

海城高跷秧歌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是民众十分喜爱的民间舞蹈。 高跷舞蹈

1、历史溯源

海城是辽南高跷的发源地,关于海城高跷秧歌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诸于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海城县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牛庄古镇三义庙就有高跷、旱船沿街跳舞表演"。在清初,东北的海上贸易主要集中在辽南近海,随后海城古镇牛庄成为当时关内外物资集散地和辽东最早的水上商埠。随着"闯关东"移民的涌入和辽南经济贸易的发展,南北方的艺术也在海城得到了广泛交流。当时秧歌会上的高跷表演还只局限于在跷上耍刀弄棒,艺人称其为"武跷"。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城的民间艺人不断探索、改进了传统高跷的艺术形式和技巧,把中国传统的民间戏剧搬到高跷上,逐步形成了海城高跷独特的火暴、欢快、泼辣、粗犷的表演风格。每年农历正、二月间,扭秧歌、踩高跷成为海城人的民俗之一。

1900年至1930年期间,海城高跷秧歌达到了极盛时期。有资料记载,当年由少帅张学良的同学举荐,张作霖特邀海城高跷进大帅府表演。高跷队一进院,先摆了"架象"、"排山"等象征吉祥如意的造型。接下来,高跷艺人各展绝活,有只舞不唱的《双备马》,《捕蝴蝶》;有光唱不舞的《王婆骂鸡》等曲小调。

清末海城高跷日见成熟,形成一支职业半职业的艺人队伍。艺人们身怀绝技,各有千秋,故其传承谱系蔚为壮观。从1820年的第一代传人小金子、大来子,到1887年第二代的红、粉、黄、蓝、白、青六朵菊花(艺名),1902年第三代的张久荣(艺名白菜心),1940年第四代的吴奎一(号抓地虎)、王凤翔(号滚地雷),1951年第五代的王连成(号王小辫),1970年第六代的陈士友(小生)、秦丽(小旦)等,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高跷艺人。 
高跷舞蹈

  2、海城高跷特点

海城高跷的欢腾、奔放、热烈、火爆是其基调,优美、抒情、风趣、诙谐是其特色,二者的统一构成海城高跷秧歌的艺术特征,衍生出"扭、浪、逗、相"四大技法要素。在海城高跷秧歌的表演中,气势恢宏的大场和轻快细腻的小场包括了音乐、舞蹈、杂技、戏曲等多种形式,构成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

激昂的唢呐声、锣鼓声一响,海城高跷艺术团的演员们身着古装踩着鼓点兴高采烈地登场了。他们脚踩两尺多高的高跷却如履平地,时而翻滚腾跃,时而轻歌曼舞,时而火暴热烈,时而即兴狂野。一袭黑衣的头跷、二跷挥舞着马鞭,快步如行云流水;王婆戏耍烟袋挑逗出一片笑声;文丑头顶竖着小辫,风趣诙谐憨态可掬;上装女旦抖动彩扇;下装众丑高难的跷功令人惊叹。演员们各种组合造型更令人目不暇接,4人组成的"孔雀开屏"如孔雀翩翩起舞,而由6人组成的"飞人"造型更是令人叫绝,中间三名男演员一字排开相互挽臂,两侧各挽一名女演员,同时另一名女演员坐骑在正中间男演员的脖颈上,三名男士踩着急促的鼓点儿开始原地转圈,此时两侧身轻如燕的女演员便顺势"飞了"起来,场面煞是壮观。

海城高跷以"扭、浪、逗、相"为主要表现手段,"扭"是舞蹈动作在跷上的再现,"浪"是审美标准,是对表演者动作、表情等完美结合的高标准评价,"逗"是抒情达意,往往是富有特点的动作和绝招,"叫鼓亮相"则展示其风格特点。

海城高跷之所以技高一筹,还在于它集"歌、舞、戏、杂、武"五门艺术形式的精髓于一身,并提炼升华,自成体系,塑造出一批高跷特有的人物造型和脸谱艺术,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另外,海城高跷按传统习惯,分为"四梁四柱"、上装(女演员),下装(男演员)等角色,通常是七副架(14人),十二副架(24人)组成,但现在高跷表演人数的多少一般因表演规模而定。

  3、传承意义和现状

海城高跷秧歌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1988年它在全国广场民间舞蹈大赛中一举夺冠,1997年以来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盛大演出,其表演独树一帜,显示出东北地区高跷秧歌的特色。

海城高跷秧歌历史上曾辉煌一时,并一直在民间传承不绝。但是由于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乏人,目前其表演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本文网址:http://www.hcgq.org/news/386.html

相关标签: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