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舞蹈
中国北方五花八门的秧歌:地秧歌和高跷秧歌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国北方五花八门的秧歌:地秧歌和高跷秧歌

发布日期:2020-06-17 作者: 点击:

秧歌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秧歌有两种,一种是地秧歌,还有一种是高跷。 


  如果根据地区分,流行在东北三省(中国东北部),来源于中原一带结合了当地满族的文化,形成了有代表性的东北大秧歌。东北大秧歌有三种表演形式,二人转、地秧歌、高跷秧歌,并有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表演程序,使用的伴奏乐器有唢呐、小钹、大钹、鼓、笛子、二胡、竹板。东北大秧歌的音乐非常热闹,具有泼辣、风趣而又花哨的特点。  


很具民间特色的一种。第二种是山东秧歌,山东(中国东部)秧歌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流行于鲁北地区的临沂、商河、惠民一带。鼓子秧歌的演唱,是一种说唱性歌曲。曲目诙谐、幽默,具有山东人耿直而又豪爽的性格。胶州秧歌主要流行于鲁南地区胶州一带。欢乐、风趣,胶州秧歌中的唢呐曲和锣鼓曲都十分丰富。第三种是陕北(中国西部)秧歌,陕北秧歌,流行于米脂、吴堡、佳县、绥德、清涧等地。陕北地区有挨家挨户拜年的风俗习惯,陕北歌曲中所唱的曲调,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民族高跷秧歌

  另外还有更细致一些的划分: 


  为示区别,人们常把某地区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鼓子秧歌”(山东)、“陕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辽宁)、“满族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灯”、“采茶”以及广东与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称虽异,但都属于“秧歌”这一类型,是从“秧歌”中派生出来的形式。 

民族高跷秧歌


  

  “满族秧歌”在表演形式上虽与“地秧歌”近似,但着满族服饰,舞蹈形象洒脱、矫健,尚保存着骑射民族的勇武古风。 


  “冀东地秧歌”(河北)大致分为妞(姑娘)、丑、公子、老汇等角色,除老汇(泼辣的中年妇女)持棒槌外,其他均持折扇起舞,表演技艺全面,在塑造人物上有独到之处。其中以丑的表演最为突出,是憨厚可亲、诙谐乐观的农民形象,再加上唢呐的密切配合,常吹出拟人声烘托表演,令观众忍俊不禁。 


  “鼓子秧歌”俗称“打手鼓”、“闹十五”,流传于山东商河、惠民等地农村,是年节时表演的大型舞蹈形式。演出时,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各负其责。春节前各村即组织青年参加学习和排练,并请有名望的老艺人指导。表演队由“伞”、“鼓”、“棒”、“花”四种角色组成,演员人数多在40人以上。“花”是女角,过去也由男子扮演(现皆为女子);各角色除“花”持折扇、手帕表演外,其他三者持同名道具。表演时舞伞者在前,并由有经验者率众起舞,变换各种队形和场面。表演中,人员调度精细,演员训练有素,动作规范,气势磅礴,保存着浓郁的齐鲁古风。目前保存下来有名称的队形图案约70种,常用的约20余种。在全国各种秧歌中,其队形与图案变化最丰富。 

  陕北地区把灯节活动称做“闹秧歌”,各村的秧歌队在一名持伞的“伞头”带领下,和着锣鼓声的节拍起舞,跑“大场”(群舞)、演“小场”(双人、三人舞),并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贺新春,祈丰年。领舞的伞头要善于领唱传统的歌词以及因地制宜即兴编唱新词,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后舞,演唱时,众队员重复他所唱的最后一句,形式简便,生动热闹。灯节期间,当地还要设置名为“九曲黄河灯”(俗称“转九曲”)的灯阵,群众随着秧歌队进入其内,观赏各种秧歌表演,此活动具有消灾驱邪的含义。 


  湖南的“地花鼓”仍在广场、庭院、堂屋内演出歌舞,而“花鼓戏”已成为舞台艺术;江苏的“花鼓”又有“对子(双人)花鼓”、“四人花鼓”、“渔篮花鼓”等名目,其表演已具小戏雏形。 


  “英歌”,演员持双棒起舞,其形式虽与“鼓子秧歌”有近似之处,但表演者要画脸谱,扮成《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盛行于广东潮汕一带。潮汕乡民移居香港后,常于年节时组织青年演出“英歌”,以此寄托乡思,增强本族系成员的团结。 


本文网址:http://www.hcgq.org/news/362.html

相关标签:高跷秧歌

最近浏览: